您好 今天是 : 欢迎登陆中共宝鸡市渭滨区委政法委员会

政法要闻



渭滨公安分局探索创建“4+4”社会治理机制 全力打造枫桥经验渭滨模式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20-07-17 | 浏览:601次 ]

近年来,渭滨公安分局坚持以“党建引领、整合力量、群防群治”为思路,以深化“四单一图”为抓手,以“平安辖区、共建共享”为目标,深入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坚持“以政治聚人心、以自治激活力、以法治定正道、以德治树新风”的治理理念,突出风险防范、矛盾化解、服务群众、文化引领等重点,探索建立“4+4”(4支力量+4项重点)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社会治理体系。

着眼群防群治,整合建强四支社会治理骨干力量

建强政治队伍。按照“党建进网格、进小区”的思路,推动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和小区里,构建“镇(街)党委+社区(村)党支部+网格(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主的政治化社区治理队伍,教育引导群众、带动服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

建强自治队伍。牢牢把握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枫桥经验”核心要义,每个社区(村)建立由居(村)委会+网格员+业委会+治安辅助员等组成的社区(村)联防联治队,组织社区(村)群众开展共建共治,有效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基层组织的自治作用。

建强法治队伍。着眼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保障作用,每个镇街建立一支以公安、检察、司法、城市管理、工商、环保、市场监管等执法单位参与的综合性法治队伍,在镇街党委的统一协调指挥下,以广泛的法制宣传、公正的执法活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建强德治队伍。着眼强化道德约束和“德治”引领,建立宣传、文化、教育及民政等部门力量的德治队伍,深入实施辖区道德建设,以“德润人心”助力社会治理。

突出现代化治理,抓实四项基础性工作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科技支撑的原则,建立以区政法委为中心的平安建设协调机制,按照职责化、清单化模式统筹调配政治、自治、法治、德治四支队伍,从安全防控、矛盾化解、公共服务及文化引领四个方面着手,全力推动渭滨区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安全防控“四维一体”。着力维护政治安全。以法治队伍为主导建立完善全区反恐怖斗争协作机制,定期组织联合反恐处突演习演练。深挖打击邪教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开展邪教人员教育转化和反邪教宣传活动。以网络阵地为重点,加强舆情监控力度,第一时间遏制辖区涉意识形态领域反面言论、恶意诋毁国家领导人等舆情传播,最大限度消除不良影响,并彻查违法犯罪人员。加强社会治安管控。按照“三防(人、物、技)+震慑”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人防上,科学配备公安干警、辅警及群防群治力量,加强社区(村)警务室建设,实现“一社区(村)一警(辅警)”全覆盖;组建义务巡逻队、社区联防队、小区护院队,在各社区(村)形成“巡、防、控、打”的群防群治新格局。在物防上,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为全区244个居民小区安装视频监控,实现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全覆盖。在技防上,加强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积极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促进大数据、云计算在风险预测、安全预警等方面的应用,大力推进“智慧化小区”建设。在震慑上,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方面违法犯罪。防控公共安全风险。健全区、镇(街)两级应急综合指挥平台,完善突发案(事)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传染病等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公共安全防控责任清单,健全危爆物品、大型活动及新型业态、模式的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制度。依靠群众广泛组织“平安企业”、“ 平安景区”、“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全方位把好公共安全风险管控关。防范生态安全风险。巩固拓展秦岭北麓环境综合整治成效,进一步深化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五乱”问题整治。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太平庄公安检查站建设,进一步强化防范力量。

矛盾化解“四级联调”。充分整合人民群众、社区(村)等自治队伍及司法、公安、信访、工商、城管等行政部门的调解资源, 大力推进社区民警进社区(村)两委(党支部、居委会)班子及“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模式,建立镇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指挥中心,构建矛盾纠纷现场调解、社区调解、派出所调解、联合调解“四级联调”机制,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主体衔接、制度衔接、程序衔接、效力衔接。坚持早发现、早介入、快化解的原则,日常家庭小矛盾、邻里小纠纷由网格员、社区警务助理等治安辅助力量进行现场调解。在社区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邻里矛盾纠纷由社区书记、主任等介入调解。对矛盾纠纷引起的简单警情,由社区民警和派出所领导出面调解。对涉法、涉诉等复杂纠纷和信访积案启动“联调机制”,由镇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指挥中心根据事件性质出面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律师及经验丰富、公信力强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介入进行联动化解,采取“三番两次一回访”的倒漏斗式矛盾纠纷调解模式,通过层层调解分级筛处,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服务群众“四措并举”。建立以区党委为核心,街道社区为主导,党员群众为主体,区属部门、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物业公司、群众活动团队等共同参与的社会服务体系架构,把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实施多元化、品牌化服务,不断释放社会治理活力。拓展政务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借助“社区微治理”和“爱渭滨”手机APP等网络平台,推动各类高频办理事项实现“掌上查、掌上问、马上办”。针对部分老、弱、病、残居民及经营困难企业,广泛开展“送服务上门、送政策入企、送关怀进家”活动,全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公益服务基地。将党群服务阵地延伸到各小区楼栋,打造公益图书室、文体活动室、亲子活动中心等服务阵地,打造集党员教育管理、免费司法援助、民生实事代办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政策宣传栏、志愿者招募区、书籍互换区、交流谈心角、反馈意见本等,吸纳社会组织、专业团体、普通党员和正能量群众等参于服务群众、保障民生工作。完善应急援助机制。各镇街建立一支公安、民政、司法、卫生、工商等政府部门及自治队伍力量的联合应急救援队,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大病救助、贫困救助等应急救援机制。健全心理服务体系。以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为契机,建立区、镇街、社区(村)心理服务室,聘请或动员辖区各医院、学校或企业具备心理专业知识的人员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诊疗等服务。

文化引领“四面推进”。传统文化强基。搜集整理渭滨区著名历史人物及典故,总结提炼、广泛宣传具有渭滨特色的正向道德观;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征集村规村训、家规家训,广泛开展“家家悬挂家规家训”活动,引导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讲道德、重家风,使之成为立身处世、持家置业和道德教育的传家法宝。核心价值指向。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公众号、二三里、“爱渭滨”APP等新媒体平台,讲好“平安渭滨故事”,传播“渭滨精神”,用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渭滨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建立渭滨区见义勇为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开设“渭滨善行榜” 、“渭滨义举榜”等平台,形成良好的道德激励机制。党建精神聚力。大力宣传党史知识,广泛开展“听党话、聚民心、强渭滨、建新功”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好姜谭路毛主席雕像、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等红色场馆,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期间组织开展以“学习党建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等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汇聚广大群众爱渭滨、建渭滨的精神动力。法治宣传正行。以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全方位普及为引导,打造法治宣传教育的“渭滨品牌”,探索建立渭滨法治广场,设置文化礼堂法律图书角,将文化礼堂建成集法治元素、法治文艺演出、法治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普法教育基地。建立“订单式”普法推广,制定“一周一主题,每月一特色”法治宣教活动,结合环保、安全生产、信访、食品安全、妇女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热点问题和群众学法需求,开展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打印  |  关闭